湖畔大学的演讲,总是喜欢在“开除员工”的事情上较劲。
马云在湖畔大学的第一课上,就主张开除员工,心要善、刀要快,曾在大年三十解雇高管。
参与过湖畔大学筹建的前阿里集团HRD张丽俊,在开除员工方面,也与前老板达成一致,只不过言论更加激进:“开过 100 个人的,才叫做管理有境界,开过 10 个人叫做管理入门。”
此话一出,恐怕在座的老板都在扳手指数一数公司还有谁适合被开掉了。
01
动不动就开除
也是管理者的“病”
研究君不否认张丽俊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淘汰价值观不合、业绩不行的员工的确很重要,但简单粗暴的“开除”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吗?
从古至今,对于犯错的员工,都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开除了事,曰“杀鸡儆猴”,防止其他员工消防;另一种则是培养使用,曰“以德服人”,给犯事员工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毫无疑问,优秀的企业,这两种方式应该结合使用。动不动就开除,看似彰显了管理者的权威,其实也容易导致团队人人自危,人心离散。
有时候多给别人一个机会,往往比开除更有效。张丽俊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张丽俊第一次管团队的时候,带了 15 个员工,但由于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团队业绩特别差,一个半月里没出过一单。结果连自己的下属都看不下去了,15位员工联名上书要开除张丽俊。
讲真,如果开除员工这招很好用,阿里有足够的理由开除张丽俊,团队所有人都反对你,你怎么做得好管理?
但当时张丽俊的上司倪亮并没有选择开除,而是选择辅导张丽俊。此后的每天早上,都要求张丽俊做十分钟汇报,并予以辅导。
也正是倪亮多给了一次机会,张丽俊才能在阿里从主管一路刀总经理,最后成为阿里集团总部 HRD。
这个宣扬开除100个员工才有管理境界的人,其实当初就是最有理由被开除的。但如果开除了,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张丽俊了。
02
淘汰员工靠机制
而不是随意定标准
片面强调开除员工的作用,很容易给很多制度不健全的企业造成误导。让原本就不重视制度建设的企业,在用人上拥有更大的随意性,最后不但团队没有朝想象的样子发展,还会隔三差五惹上劳动仲裁。
企业团队日臻完善,靠的不是管理者凑够100个被开除的人数,而是靠企业的制度机制。用机制去淘汰不合适的人,而不是人为定标准开除员工。
通用电气GE的活力曲线,想必很多HR有所了解。先分出A类员工,排名前20%的中坚力量,居中的70%,末尾的是10%。
不管这个团队在外面看来都已经非常好了,每年都是在淘汰最后的10%。被GE淘汰的这10%仍然是其他企业抢着要的人才。
一直持续了20年的末位淘汰制度,让GE内部每个人都在努力向前,老员工不会变成老油条,新员工会卯足了劲地学习提升。
GE的领导者不需要开除任何员工,而是用制度不断鞭策员工向前,而落后的就要被淘汰。就算管理“没境界”,GE公司一样世界顶尖。
当然了,末位淘汰的合法性也存疑,但员工至少事先知道制度的存在,比突然而来的“开除”,心理上更能够接受。用制度去完善企业的人才队伍,推动业绩,远远比“开除员工”有作用的多。
03
对招进来的员工
管理者要负起责任
通读张丽俊的演讲,研究君对张丽俊前领导倪亮是愈发佩服。在所有团队成员反对张丽俊的时候,倪亮却将责任扛了下来:“有人反馈你做得不好,我认为是我的责任,因为我没有辅导你。”
遇到这样的领导,职场上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无论是录用员工,还是晋升员工,员工不称职,管理者也有逃不掉的责任。简单粗暴的开除,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员工绩效不好,或者状态不好,原因永远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管理不善的问题。
在个人能力问题上,管理者应该像倪亮一样能够做好辅导工作,帮助员工提升。而如果是管理问题导致员工没干劲,最应该开除的或许是管理者,而不是员工了。
人才从重要性上,选择第一,培养第二,激励第三,而“开除”顶多算个“干扰项”。怕就怕错把干扰项当作正确答案,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别人。
研究君的朋友,鼎宏集团HRVP管新增,10多年招聘却从未开除过一位员工。不光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下足功夫,也要在员工入职后做好培训和激励,让员工胜任工作且乐于工作。
这才是一位HR的价值,最大化激发员工的价值,对员工和企业的发展负责。反之,如果动不动就开除员工,就算你凑够了100个数,你的管理仍然会是一塌糊涂!
正文完,下面是充电时间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妨学学高薪又高能的组织管理OD岗位,月薪超普通HR3倍。研究君邀请中国联通组织发展顾问张世伟老师开发了一门《HR高薪密码:组织发展OD从入门到卓越》的线上课程,7节视频课永久有效,可无限回听,课程赠送大量工具,帮助你成为一枚优秀的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