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时代的需要本身既孕育者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知道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即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基础。
2.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运动: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长性。
实践的本质:是主观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的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是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3.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二重化。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1.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
2.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新事物: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绝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反战发展过程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的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的矛盾。
质: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指事物存在和发展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量变:物质数量的增加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物质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他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必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内容: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相互的联系中。
3.整个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多样性: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是在旧中孕育成熟的,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了,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还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先进的,符合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为什么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首先,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其次,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肯定与否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特殊性有三种形式: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的原理及意义:
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才能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行动。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他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更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争取使更好地可能性变成现实。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事,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另外,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其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形式与内容是基本合适的,内容发展当一定阶段,原来的形式就落后于内容,形式与内容变为基本不合适。这时就产生了变革原有形式以适应内容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变革,新形式代替了旧形式,形式与内容又基本适合。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这样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意义:我们必须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的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而就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合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的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他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矛盾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目的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初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在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意义: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和意义: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的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的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中包含着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能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意义: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⑵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保留又克服。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的态度。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以及意义:
第一,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第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意义: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鉴定不移的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是 人对 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意识能动的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实践不断取得成功。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意义: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是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认识主体: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能动性。
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认识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主题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即是实践。第二,主题和客体认识的关系。它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题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而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体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前者即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而划分出来。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立: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认识的本质及理论意义: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意义: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带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第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立。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感性认识含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形式: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含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特点: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理性认识特点:抽象的、间接地、相对稳定的、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地、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论和唯物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源。
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做普遍真理,否认科学理论。
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作用,把理论当作公式,生搬硬套。
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我们要避免。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在实践中,感性认识积累的多了,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刻本质到更深刻本质的过程。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即把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的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折射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考察。第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同一体,各个矛盾双方和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具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次,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不是一开始就暴露在表面,而是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显露。再次,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人的认识必然收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遮瑕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这种思想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真理:正确的反映客体的认识。
谬误:歪曲的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价值的含义: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⑴对立表现在互相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⑵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是指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相互转化,是因为人好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与之相符的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一旦离开这个对象,超出特定的时间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具有两个含义:⑴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⑵真理的客观性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1.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
2.在把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设,一个重大的理论jihua方案付诸实践之前,要先用逻辑证明进行筛选,可以减少损失。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
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第二,人的时间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关系: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然而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⑴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在现实社会中,人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追求满足需要的方式也不同,玉石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价值观。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我们主张与真理一致的价值观,即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去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从而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那种与真理相悖的价值取向,即使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也是我们应该加以反对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要求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应该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他的功能上: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意义: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
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互相渗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对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的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他并以他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群众路线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意义:
⑴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⑵“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过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时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⑶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夜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人口因素: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总和范畴。
生产方式: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
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
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的特征。
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个体意识:社会成员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各种社会群体意识。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政治/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概括了人类社会全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理论都无法 回避的首要问题,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 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2.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 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 义。两种历史观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展开的。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重大问题。
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生产关系体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就形成了体系。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各自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阶段的发展,共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是互补的,本质上是统一的。
社会性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任何人都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生产力觉得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⑴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⑴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⑵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联系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舌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称为一种强大的,即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⑵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过程来看,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在一个社会的上升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虽然二者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可以在这个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当这个社会发展到没落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不适合了,这种矛盾就不能通过这种社会制度本身得以解决,需要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就达到了新的基础上的基本合适,开始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的矛盾运动。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称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第一,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第二,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即单义决定,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第三,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意义: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是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原理及意义: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表现为⑴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⑵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⑶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⑷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阶级的实质: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有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之便,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主导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规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两对矛盾的矛盾。
社会革命的类型:
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
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
社会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根本质变;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社会革命通过暴力革命形式;社会改革不需要采取大规模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结合我国实际证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表现在:⑴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⑵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社会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⑶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看样子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的得到解决,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我国当前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第一,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第二,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第三,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过程。第四,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过程。
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肉体存在及特征。
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
人民群众的含义和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般的人。
历史人物:作用比普通个人的作用大的多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印记。
杰出人物: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讲的是不同人所具有的不同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其他人发生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
没有研究人们产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原因,忽视了居民群众的活动。
结合实际说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结合实际说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是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能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斗争;代表人名群众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科学的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去的胜利和成功。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的根本观点。内容: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
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一般的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的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评价: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坚持历史主义原则。第二,在阶级社会里的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哪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
使用价值: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具体劳动: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规律: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资本原始积累:通过 暴力使直接 生产者与 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 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
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即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工厂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技术革命。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和存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货币的产生: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终被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
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
流通手段职能—交换媒介作用。
储藏手段职能--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职能--还款职能,支付赋税、租金、工资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1.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同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形成过程:劳动力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价值,实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是。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不变资本: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口。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在生产所需的劳动力。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他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广大劳动者沦为工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形式采取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式,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通过这种雇佣劳动制度,资本家利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剩余价值,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
资本的本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作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趋势—与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将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特点:由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点: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正确的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的联系与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在工作日已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基础上,资本家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
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不把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劳动力价值本身降低的前提下,改变工作日两个构成部分比例来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君主立宪制:以君主为国家世袭元首、其掌握的国家权力受国家宪法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民主共和制: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两党制(一个国家中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掌握国家政权)和多党制(一个国家中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或轮流掌握国家政权)。
资本主义普选制度: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立法权:主要是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利,这是议会的首要职权。
司法权:
行政权: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是核心)、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
资本循环与价值增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3个阶段:⑴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就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阶段。⑵生产阶段。产业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后,经过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新商品。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⑶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把生产出的新商品销售出去,换回一定数量的货币。销售阶段,是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有2个因素:⑴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⑵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自身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产业资本家为了使一定数量的资本带来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竭力缩短生产时间好流通时间,以加速资本的周转。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2个方面:一方面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唉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在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另一方面,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当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变化。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对生产剩余价值的影响
⑴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⑵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从上分析可见,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现实问题
由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包括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因而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分别揭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并非人口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I(v+m)=Ⅱc。可以从中引出另外2个实现条件,一个是I(c+v+m)=Ic+Ⅱc 一个是Ⅱ(c+v+m)=I(v+m)+ Ⅱ(v+m)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样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应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I(v+△v+m/x)= Ⅱ(c+△c) 可以从中引出另外2个实现条件,一个是I(c+v+m)=I(c+△c)+ Ⅱ(c+△c) 一个是Ⅱ(c+v+m)=I(v+△v=m/x)+ Ⅱ(v+△v+m/x)
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变化。一方面,原理利润率较低的神产部门,由于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生产的商品数量相应的减少,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便会供不应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涨,随着商品价格上涨,盈利就会增加,利润率因而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原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商品数量大为增加,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便会形成商品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下降,随着商品价格下降,盈利就会减少 ,利润率因而逐步降低。当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发生了这种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资本又会像相反的方向转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平均利润水平的决定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
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反之,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就越低。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4、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6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7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8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9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这段时期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10列宁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
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3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4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20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在多国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第四, 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第五, 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多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论述)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单选)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
- VIP免费下载
- 下载文档
- 收藏
- 分享 赏
- 0
文档评论(0)